6000名朝鲜士兵——1000名排雷工兵和5000名工程兵——踏上了俄罗斯边境的焦土,他们的迷彩服在库尔斯克被炮火犁过的土地上格外醒目。 这些士兵用金属探测器一寸寸扫过田野,拆除乌军撤退时埋下的诡雷,而工程兵则开始修复被炸断的桥梁和坍塌的民房。
克里姆林宫随即抛出了橄榄枝:普京同意与泽连斯基会面,但必须以“彻底结束冲突”为前提,且协议必须由乌克兰“合法政权”签署。 这个看似程序性的要求背后藏着锋利的刀刃——俄方早已多次质疑泽连斯基政府因战时延期选举丧失合法性。
当泽连斯基在G7峰会的寒风中攥紧西装外套时,普京的军队正在哈尔科夫撕开防线。 乌克兰总统跨越8000公里飞到加拿大,却只得到特朗普提前离场的消息——这位美国总统赶着去处理中东危机,甚至没给泽连斯基留出十分钟的会面时间。
而莫斯科的无人机生产线正迎来朝鲜工人的支援。 在鞑靼斯坦共和国的工厂里,朝鲜派遣的25000名工人开始组装“沙赫德”自杀式无人机,平壤用劳动力换取俄军的无人机作战技术。
展开剩余60%战场天平加速倾斜。 俄军以每天40平方公里的速度吞噬乌东土地,苏梅市郊20公里处已出现俄军坦克的轰鸣。
克里姆林宫的人道主义攻势更让基辅窒息。 当俄方移交6060具乌军士兵遗体,并宣布将再移交3000具时,乌克兰陷入了两难绝境:接收意味着承认惨重伤亡,拒收则面临军心崩溃。
美国军援的闸门正在关闭。
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在华盛顿吃尽闭门羹,美方官员直斥他“粗鲁且闭目塞听”,甚至懒得安排正式会谈。
而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的镁光灯下,普京抛出了更直白的领土主张:“俄罗斯士兵脚步所到之处,就是我们的土地。 ”他身旁的电子屏显示着俄军新控制的六个定居点,从诺沃尼科拉耶夫卡到乌里扬诺夫卡,这些地名连成了乌东最新的战线。
敖德萨的公寓楼在86架无人机袭击中坍塌时,乌克兰自主研发的“萨普桑”弹道导弹刚进入量产阶段。 这种时速3200公里的武器能穿透俄军防空网,但生产线需要转入地下——而俄军上周刚摧毁了基辅州的军工综合体。
泽连斯基仍在坚持加入北约的誓言,新任驻北约代表赫特曼丘克宣称这是“消除俄罗斯帝国幻想的唯一途径”。 但北约峰会邀请函迟迟未到,布鲁塞尔更关心伊朗导弹是否飞向以色列。
当绍伊古带着朝鲜援兵协议返回莫斯科时,俄乌第三轮谈判的日期被定为下周。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说得更直白:“我们不会为暂时停火放弃战略优势。 ”
发布于:广西壮族自治区灵菲配资-配资公司哪家好-杠杆股市-炒股票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